我把那一百块要白送给美国办事处的钱换好了。大头照也照好了,明天去取。我还为自己做好了两顿饭。看起来很像一个自食其力的重获新生的人。可实际上,我觉得自己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很欠缺,依赖性很强。感到自己具有着先天的不足。母亲在我小时候把我照顾的太好了吧。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我的童年除了一些来自家庭的不幸,我其实是非常幸福的。
     创作剧本,我充其量还只是在学习阶段。偶然又看了一遍《安德烈 卢布耶夫》,没有看完。我敢肯定的是这部史诗电影有着在剪接上存在细微差别的不同版本。真不知道塔科夫斯基是怎样做到的。我惊叹他神奇的想象力,每一个镜头的衔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场景的选择也是精挑细算过的。我大概只看了三分之一。那场希腊大师和安德烈关于应该如何对待罪人的争论深深地震撼着我。很明显,在这个问题上我和希腊大师的观点如出一辙。“我们不为人类工作,我们为上帝工作。”大师显然是对人类社会早就绝望了。因此,他画中的上帝是愤怒的上帝,是带着诅咒情绪的上帝。他的内心一直处在交战当中。在随即的电影片段里,安德烈就经历了真正的洗礼。他变得像希腊大师那样挣扎和恐惧。以恶报恶,还是像安德烈那样原谅他们。我不得不说自己在内心深处是完全赞同安德烈的,他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可是一想到,能够最后像他那样得到救赎需要内心有多么巨大的信念?要忍受多少凡人无法忍受的苦痛?那是唯一的救赎之路吗?是的,唯一的。
     写作成了我的一剂良药。我在缓慢地学习如何和自己交谈。那是很好的途径。我可以没有怀疑地把一切交给什么。时间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催逼着我。蓦然间,我看到了一个只有四肢的我,手拿着一把砍刀胡乱地挥舞着,关节里不停地发出“啧啧”声。今天,我还发现了拉赫马尼诺夫的《基督的复活》。又是一部让人沉默无语的神圣作品。这样的作品让人望尘莫及。感觉拉赫马尼诺夫在完成它的时候看见了天堂的曙光。
     夜深的时候,让我继续创作吧。借着天使的翅膀,我在升腾。神与我同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vel L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