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一阵雨,气温骤降了许多。在屋子里坐着有些发冷。我顺手披了件外套。如果,日历上不是明确的写着七月,我不会以为季节的名字早已变成了夏天。
      Emmie这两天应该要回来了。她走了有两个星期了。真不知道她不在的这些日子自己是怎样度过的。我把昨天遗忘了。在这个城市,Emmie其实是我和外界唯一的联系。她不在,很多事情似乎就显得多余。今天我又没有刮胡子,甚至忘了刷牙。镜子里的我一下子老了十岁。又觉得自己就快要变成野人了。真是可笑。生活怎能把我变成这样?我清醒地知道,颓废在于我只是对抗时间的一种手段。这不是一个好的状态也不会是一个不变的状态。长此以往人会越发的懒惰无力。对懒惰的人而言,生活只能是一种负担,而不可能是一种欢乐。我把这种颓废美其名曰“冬眠”。
      许多的动物都有冬眠的本能。那是一种自然赋予的能力。自然没有赋予人类这样的能力,却赋予了人类另一种能力————生产。精神活动相对于物质活动是一种更高级的生产活动。无奈,生活暂时剥夺了我的这种能力。我只能在这个狭小的个人空间里做一些孤芳自赏。的确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我已经远离了幻想,生活的道路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就在我缩衣节食足不出户的这些日子我有了一种顿悟。————我对生活缺乏想象。对生存来说这是件糟糕的事情甚至可以致命。
      我确信生活是一门艺术,而且只能是一门艺术。它并不拒绝真诚,它拒绝丑陋。我冥思苦想。我发现生活不可能有超越艺术的更高价值了。那是一种最实用的艺术,一种隐藏在世俗世界背后的形而上学。因此它最有价值。其中有美自不用说。懂得在混沌之中创造出和谐才是最昂贵最幸福的事。
      西方文明误解了生活。她们的生活是缺乏艺术性的。我敬爱的存在主义大师(这是后来学者们对他的拙劣封号)基尔凯郭尔认为,生活的最高价值在于宗教。这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而是一种笃信。也就是把自己整个的献给神灵。无论人生是一场多么大的苦难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样,————那些人类中最优秀的头脑几乎都得到了同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能以此抵抗虚无。我们能够从容战胜死亡得到永恒。我对生活的想象好像都在这个时刻于清静的世界里凝固了。
      为什么要把死看成是生的敌人呢?它本身即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延续。因为生活有了敌人,世界被颠倒了。人们更加确信此生是没有意义的。真实世界要么是上天堂,要么是下地狱。这种结论是何等的荒谬。我明白了那些静静等待着死亡的人。在他们心中死和生一样真实。我更加理解了那些天才的早亡。一个对生有着更强欲求的生命对死亡的欲求也就更强。
      海德格尔问:“诗人何为?”
      燃烧!燃烧!让那死亡绽放生的光芒!
      在西方文明强暴东方文明的时代,————这是个不恰当的比喻,但却很形象。我对东方文明肃然起敬。它把造物主的艺术融入了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vel L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