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又错了。窗外的雨非但没有停止,反倒是越下越大了。雨点在房顶的瓦砾上噼里啪啦的作响。一点也没有善罢甘休的意思。

      我在房间里闷坐了一天。日光将要消尽的时候,给妈妈和Rose分别去了一个电话。得知他们都很好,烦躁的心也就平静了许多。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一句名言: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之所以有名,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荒唐。原本是一个严肃的美学思考的结果在世俗社会里带着某种必然并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蜕变成一句说笑和时髦,成为人际关系的平衡器。人们用它去解释远远超出它的意义之外的许多社会问题。复杂多变的世界是因此变得简单了还是越来越复杂了?据我的观察,人们最喜爱的无疑是把简单的变成复杂的;再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而且是乐此不疲。这样的事情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在国人的世界里屡见不鲜。我想人类能在无限的宇宙中得以存活到今天,也许依赖的就是在这种懵懂的状态里一直都能给无知留有空地。留有一块美的混沌。

      美,究竟是什么?我没有答案。这也许是人类最大的问题之一。人们一想到人这种生物必须要从动物的原始状态分离出来,就必定要为此找到某种依据。审美意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种途径。虽然,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关于美这个问题在我对它有意识之后的这些时间里,我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解读。

      美,是主观唯心的。

      美,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些绞尽脑汁渴望给美一个定义的想法是愚蠢的。

      美,超越了道德范畴。在现代意识里,人们之所以会对以往的美学观念产生怀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习惯用道德判断去界定美丑。

      美,那是真正能够使人得到救赎的途径。

      回到那句妇孺皆知的名言————距离产生美。

      真是这样的吗?距离一定会产生美吗?这句话之所以那么快地被国人接受。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学作为西方思想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被介绍到了中国。西方思潮是一种时髦,美当然就更是一种时髦。要证明“距离产生美。”的正确性和绝对性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现实是距离的对应物。现实就是零距离。人们不难理解距离近了,美感就容易消逝了。所以,人们也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距离远了,美就会增加。

      我并不十分赞同这句话。从短暂的时间来看,这句话似乎可以完全被现实证实。然而,时间是无限的。距离却是有限的。这句话只适用于一些表象的世界。人们在谈到距离的时候往往只谈地理距离而忘记了时间距离。有时候,距离非但不能产生美,相反会变成剥夺美的罪魁祸首。当距离的时间把在人们心中最后一点幻想的烈焰和无意识的陶醉粉碎,切割,禁锢之后,短暂的快感非但不能升华为美反倒变成了难以自拔的厌烦。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之中,厌烦是最后的终点。

      距离产生美,其实那是厌倦。无可非议,要是愿意,人们也可以把那称作是美。一种经过妥协变得无力的残缺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vel L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