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别卖关子,我还是不明白那段“不斷地有另一個男人的聲音在指導著說話者如何說出這些話。一般情況下是要求說話者不要用任何感情說出這些話。每次的打斷聲出現攝影機就作小範圍的後撤”
 
这表示什么呢?这默片本来表现的是一个拍摄现场么?
 
这就是叙述者仍然在谎言中的原因么?
 
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  
         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一种陌生化效果。没有刻意地表现这是个拍摄现场,只是要让观众冷静地看待所看到和发生的一切。《色戒》你看过了吗?那么让人不舒服的视觉和剧情又能激起多少观众的思考?我不知道,我看寥寥无几。至少,和我同去的那两位的麻木已经让我知道了。他们还是这个社会里善良的那一类,何况那些根本就没心没肺的。你知道的戏剧大师阿尔托为什么要搞“残酷戏剧”?因为他已经认识到,不在观众的眼睛里放进一根针,就无法唤醒他们麻木的神经。可是这并不是《默片》的目的。它纯属于我想用这种方式表达现代人的困境。至于,那几个人的关系?这些都无关紧要。有人觉得他跟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路人毫无关系,这本身就暴露出现代人的自我封闭的精神世界。这是很可怕可悲的状态。我不觉得那个玻璃窗前的女人和窗外的传教士没有任何关系。我会让他们在最后擦身而过的时候彼此看看对方。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不是的。我想以此来希望现代人的交流依然是可能的。
       不要在艺术中找原因?劣质的产品里都是答案。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一声枪响,不确定,却有一种自杀的感觉。
        玛丽给我的感觉,如同是一个沉默的上帝。

      “有什麼作品能比生活更偉大呢?”某些时候我也觉得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做作品?
 
        我喜欢那个母牛的意像,还有做塑胶花的比喻。基尔凯郭尔有一段有着类似的比喻。“他们就像做胶花的姑娘一样可怜。”
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  
 
         你觉得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创作?你难道能离开它而活下去吗?我们的创造就是我们的生活。
        你再读一读,或许还有些别的收获?不知道。
       已经很知音了。你的这些感受都是我想要的。但是我不希望只有这些。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像哈母雷特?他正是走在那条边缘线上,伟大的犹豫,只要他踏出一步就成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了。
        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觉得在没有教堂的天空生活不下去了?
        作为一个厌恶谎言的撒谎者,如果他意识到他只是一个失控了的职业撒谎者,而他没有转向女人目光所看见的那条窗外的路,他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自杀。
        传教士,虚假、突兀的感觉,他怎么在窗前站了那么久

 
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
 
“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觉得在没有教堂的天空生活不下去了?”

     这问题问的极好。首先我没有让主人公说任何渎神的话语,你能知道这个说话的人是没有信仰的,这证明我的小小成功。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本身的价值。在我身边,就有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每个星期日,我都会在教会主日崇拜的时候看见他。信仰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他生活的一个内容而不是他精神世界的全部。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精神世界里该如何生活对他来说其实根本不重要。所有仪式,形式甚至具体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物质世界。我不认为这样的人是有信仰的。而这种人在生活里太多了。我甚至不能保证善良的E没有这种功力的或者是群畜身上所固有的那种顽固的依赖感。我们的身上也或多或少都有吧?

     不过,我和他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寻求自由,他们刚好相反。他们需要有人带领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省去很多事情了。这是什么?不是原罪又是什么?因此,《圣经》才会变成一本畅销书。因为,它已经在众人的齐声欢呼中堕落成一本货真价实的“葵花宝典”了。

     哈姆雷特最后还是杀人了。这正是他的悲剧所在。他是人类的代表和理想型的人,却过早的来到这个世界,最后被逼杀人成为罪犯。这是天才的命运吗?这就是悲剧所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许多作品里都有类似的思想问题。就思想而言,拉斯科尼科夫是很了不起的,伊万 卡拉马佐夫就更加出类拔萃了。可是结果怎么样?一个是杀人凶手,一个是唆使杀人的教唆犯。未来的更加高级的人在这个世界里的结局不外乎杀人,自杀,疯狂。内心纯净真诚的凡高不也割去了自己的一只耳朵?而实际上,出现在不到两千年前的《圣经新约》里,这样的思想已经出现了。耶稣基督是被谁钉死的?法例赛人?法例赛人为什么要钉死他?为了维护某种他们已经习惯已久的秩序。因为离开了这种秩序,他们就会深陷恐惧之中。“党同伐异”可以说就是人性之恶的全部历史。这历史中充满了罪恶。耶稣的死,上帝的死,神的死贯穿了人类整个的文明史。无论在他诞生之前还是诞生之后。之前的古希腊悲剧《俄蒂普斯》,之后的《哈姆雷特》。你说的没错,哈姆雷特正是由于怀疑而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大地上没有真理,只有解释。”或者“真实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之外。”每一个和神亲近的人都用它门自己的语言诉说相同的秘密。企图用正义去消灭邪恶的方式是绝对错误的。历史可以证明。否则,希特勒式的人就应该冠以英雄的美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应该刻在正义纪念碑上。我以为,上帝让我们看见善,也经历恶,正是要我们超越这一切。我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人人都具有了这种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尼采的“人生来有高低贵贱”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重要的是像他所说的那样超越善恶,到达彼岸。这是我们所有基督徒的课题,也是《圣经》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我遗憾地是,有多少耶稣的信徒们看到了这一切?去教会崇拜上帝只是对上帝的一个阿谀奉承或者只是一个逃避自由的绝好方式。因为有人看护着你,你就不必担心什么了。许多善良的基督徒一定是这么想的。只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

     “传教士,虚假、突兀的感觉,他怎么在窗前站了那么久?”

        这个问题问的也很好。那就是我在剧本中说过的一点符号学。你要是能想象一下,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依然渴望着能把天国的福音带给地面的这些芸芸众生,也就是在这个都市最繁华的角落,从他身边经过的各色人等,你就会感到某种荒诞性。我欣赏元老级基督徒俄利根的说法,“因为他荒诞,所以我想信。”某种意义上,祷告就表明信心的动摇。最后,他走进了咖啡店做了一个很长的祷告。我并不是要以此来表明这位福音的传播者的失败和受挫心理。我是在此提出了我想提出的问题。至于那问题是什么,我说不出来,但是,我想,我已经告诉你了。
         某一天,张三回归了宇宙的初始状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avel L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